首页

女王调教手里在线

时间:2025-05-24 04:51:41 作者: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 选派10万余名驻村干部进驻所有村(居) 浏览量:18569

  中新社新疆温泉11月5日电 题:新疆“北鲵妈妈”:坚守无人区21载 保护“极危”远古精灵

  作者 苟继鹏

  11月初,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县城向西出发,车行驶于苏鲁别珍山谷,北边的阿拉套山白雪盖顶,远看像一排蒙古包;南边的别珍套山山势较缓,山脚草木萧疏,牛羊成群。

  两山合围之处,是温泉新疆北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当记者来到保护区门口,67岁的管护员冬花骑着摩托车迎来,她被称为“北鲵妈妈”。

67岁的管护员冬花在温泉新疆北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已经有20年。图为11月1日,她在保护区内查看新疆北鲵的情况。苟继鹏   摄

  新疆北鲵,又称中亚北鲵,是距今约3.5亿年的孑遗物种。温泉县西边的苏鲁别珍山谷处,涌泉密布、溪流纵横、草木青翠,是新疆北鲵理想的栖息之地。

  新疆北鲵的自然生存能力较弱,再加上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,曾一度濒临灭绝,《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》将其列为“极危”物种。为了保护新疆北鲵,1997年,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在上述区域成立,201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

  冬花出生于当地一个蒙古族牧民家庭,2002年她成为保护区内的一名基层巡护员,至今已经坚守21年。“我对新疆北鲵的感情越来越深,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,让我一直舍不得离开。”她说。

  山谷中,一条溪流流经冬花在保护区的住所。她小心翼翼地翻起一块石头,就有一只新疆北鲵游了出来,它扁平的头上长着一对向外突出的眼睛,躯干略呈圆柱形,尾巴侧扁且竖立。“新疆北鲵每年11月中旬开始进入冬眠期,次年4月逐渐解除冬眠。”冬花告诉记者,这段时间,她每天都要在保护区内巡查,确保其顺利进入冬眠。

  每年4月中旬,随着气温回升,冰雪融化,大批冬季退往山下的牧民回迁至牧场,牛羊有时会误闯保护区,不但会给保护区环境带来破坏,牲畜的踩踏还会直接伤害到藏身于石头下的新疆北鲵。驱赶这些牛羊是冬花每日巡逻的一项工作,在路好走的地方骑摩托,不好走处就骑马。

  “现在保护区已经禁牧,周围都拉上了围栏,牛羊的威胁已经减轻了很多。”冬花说,保护区内还用上了远程微波视频监控系统,建成了生态监测与管理系统,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新疆北鲵。

  据新疆北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纪晓伟介绍,近年来,管理站针对北鲵保护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科学、完善、规范的科研监测体系,保护更显“科技范”。

  近日,记者走进温泉县新疆北鲵科研宣教中心,看到一些游客正在观察新疆北鲵活体。“这里兼具科普、研究、宣传、教育等功能,避免了人们因去保护区参观从而打扰新疆北鲵。”纪晓伟说,该中心还设有新疆北鲵人工孵化展示室,对新疆北鲵研究和种群恢复起到重要作用。

  近年来,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干扰得到有效控制,湿地面积萎缩趋势得到有效遏制,草甸植被退化得到有效抑制,新疆北鲵野生种群数量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,从2015年的1700尾左右增长至目前的3000多尾。

  “我已经习惯和北鲵在一起了,只要我还能走得动,我会一直坚守。”说罢,冬花又像往常一样开始在无人区巡逻,二十一年如一日,正如她的名字一样,像一朵“绽放在冬天里的花”,坚韧不拔。(完)

【编辑:于晓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

“边疆稳定不仅是国家的事,也是我们牧民的事,没有国家的边疆和平,哪有我们牧民的幸福生活。”在苍茫的四子王旗江岸苏木(苏木相当于乡镇)的边境线上,牧民李日高用一个甲子的坚守,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护边路。

民营企业家浙江谈“新”

1959年9月9日,斯特朗依依不舍地离开拉萨。那个时代、那片土地和那群迎来重生的人,深深地留在了她的脑海中:“他们的土地绝不是一块容易生活的土地,能供给人们的是地球之巅的诱惑,坚硬但能丰产的结实土壤。获得了自由的人们无所畏惧,友好地对待外来的朋友。”(完)

香港八达通“全国通卡”开售 市民抢购

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,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,坚持以开放促改革,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,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。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部署,释放出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,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、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。

超1200名台青将赴福州参加第十二届海青节集中活动

在年龄方面,浙江入选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9岁,年龄最大的为赛艇运动员余立(1979年11月出生);年龄最小的为游泳运动员谢志立(2005年6月出生)。

我国公共资源交易范围进一步扩宽 发生这些变化→

来看射弩赛场。云南队和西藏队在民族传统弩混合团体上的对决,堪称射弩项目开赛以来最为精彩的表演。两队在决赛总环数相同的情况下,云南队四名选手在“同分决”首支箭全部命中10环,夺得了该项目的一等奖,至此云南队在本届运动会射弩项目上已收获两个一等奖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